"Lamplib-classic-chinese"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燃燈圖書館Wiki
前往: 導覽搜尋
(必讀古文)
(必讀古文)
行 41: 行 41:
 
<br>
 
<br>
  
:《钱本草》唐.张说,仿古传《神农本草经》体式、语调散文。驾驭金钱“七术”:道、德、仁、义、礼、智、信。
+
*《钱本草》唐.张说,
 +
:::仿古传《神农本草经》体式、语调散文。驾驭金钱“七术”:道、德、仁、义、礼、智、信。
 +
 
 
::錢味甘,大熱有毒,偏能駐顏,彩澤流潤,善療饑寒困戹之患,立驗。能利邦國,汙賢達,畏清廉。貪婪者服之,以均平為良,如不均平,則冷熱相激,令人霍亂。其藥采無時,采至非理則傷神。此既流行,能役神靈,通鬼氣。如積而不散,則有水火盜賊之災生;如散而不積,則有饑寒困厄之患至。一積一散謂之道,不以為珍謂之德,取與合宜謂之義,使無非分謂之禮,博施濟眾謂之仁,出不失期謂之信,入不妨己謂之智,以此七術精煉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長壽;若服之非理,則弱誌傷神,切須忌之。
 
::錢味甘,大熱有毒,偏能駐顏,彩澤流潤,善療饑寒困戹之患,立驗。能利邦國,汙賢達,畏清廉。貪婪者服之,以均平為良,如不均平,則冷熱相激,令人霍亂。其藥采無時,采至非理則傷神。此既流行,能役神靈,通鬼氣。如積而不散,則有水火盜賊之災生;如散而不積,則有饑寒困厄之患至。一積一散謂之道,不以為珍謂之德,取與合宜謂之義,使無非分謂之禮,博施濟眾謂之仁,出不失期謂之信,入不妨己謂之智,以此七術精煉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長壽;若服之非理,則弱誌傷神,切須忌之。
  
  
 
<br>
 
<br>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7235350/ 一本清代乡村教师对教学实践与教师职业体会的总结,对于师兄弟,教学方法,教师责任,校园霸凌,因材施教这些现在的争议性问题都有很深入的思考
+
*《村学究语》
 +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7235350/ 一本清代乡村教师对教学实践与教师职业体会的总结,对于师兄弟,教学方法,教师责任,校园霸凌,因材施教这些现在的争议性问题都有很深入的思考
  
 
:《村学究语》序
 
:《村学究语》序

於 2025年9月1日 (一) 10:29 的修訂


經典書籍煤油燈光圖書館推廣資訊惠昭師書房精典古文生命的意義-本質
light-yellow1.png


精選古文




  • 2023-09建立



必讀古文

  • 正氣歌
作者:文天祥 南宋
收錄於《古文評註》和《文山先生文集/卷14》及《指南後錄/卷3》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汙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塗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簷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屍、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致然爾。然亦安知所養何哉?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礡,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繫命,道義為之根。
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闃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驥同一皁,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 《眾生賦》原文:
芸芸眾生,各有樊籠;有姻緣錯配,反得兒女賢良;有婦和順,奈何體弱多病;身強似鐵者,常嘆囊中羞澀;富甲一方者,每憂兒孫不肖;少年騰達,英年忽逝如煙;半世蹉跎,老來終成大器;情真意切,偏逢負心浪子;游戲風塵,竟獲痴心佳人;子女聰穎,多做離巢飛燕;兒孫拙朴,反得繞膝承歡;勤似工蜂,營營終生僅果腹;狡如市儈,德志一時便稱豪;懷才抱德者,沉淪市井喧囂;弄潮逐利者,終化浪里微塵;文釆風流,囿於名韁利鎖;廟堂顯貴,困於權斗傾軋;商賈積貨滯銷,農夫荷鋤祈丰年,天公何曾存偏袒?紅塵自古少周全。明月猶虧盈有數,山川亦崩裂無常,況血肉凡胎乎?乾坤浩渺間,誰非芥子微塵?世路崎嶇處,盡是風霜行客;命途如棋局局變,人生如茗盞盞新;百態營生煙火眾,各藏風雪各披霜;汲汲於得失者,徒增三千煩惱;安守於本分者,自得一方清寧;莫羨他人起高樓,且惜自家竈火溫;但守三分自足意,自有清風扣心門。


  • 《钱本草》唐.张说,
仿古传《神农本草经》体式、语调散文。驾驭金钱“七术”:道、德、仁、义、礼、智、信。
錢味甘,大熱有毒,偏能駐顏,彩澤流潤,善療饑寒困戹之患,立驗。能利邦國,汙賢達,畏清廉。貪婪者服之,以均平為良,如不均平,則冷熱相激,令人霍亂。其藥采無時,采至非理則傷神。此既流行,能役神靈,通鬼氣。如積而不散,則有水火盜賊之災生;如散而不積,則有饑寒困厄之患至。一積一散謂之道,不以為珍謂之德,取與合宜謂之義,使無非分謂之禮,博施濟眾謂之仁,出不失期謂之信,入不妨己謂之智,以此七術精煉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長壽;若服之非理,則弱誌傷神,切須忌之。



  • 《村学究语》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7235350/ 一本清代乡村教师对教学实践与教师职业体会的总结,对于师兄弟,教学方法,教师责任,校园霸凌,因材施教这些现在的争议性问题都有很深入的思考
《村学究语》序
师道立则善人多,孔孟而后,代有名儒,非村学究所敢议也。村学究以训蒙为事,则所知者训蒙而已。顾训蒙之事,人皆以为寻常。而孔子于蒙卦郑重言之,直“以蒙养正为圣功”。蒙师之所系,岂浅鲜哉?无如世之送子弟者,皆为利禄起见;世之为蒙师者,只以诵读为功。夫利禄岂可轻,诵读岂可少?而不从根本培植,就使才华淹雅,幸入仕途,害人愈多,造罪愈大;至于学而不成,浅则终成蠢物,甚则流为匪人。
世风之日降,未必不由蒙师之养正无术,有以致之也。我朝崇儒重士,隆学校以育天下之英才,又于民间偏设乡学,以教贫贱家之子弟,法良意美,前古所未有也。其余家自为学,相沿成习,故凡读书识字者,皆可开馆授徒,皆得以师自任。而师之名于是滥,师之品于是淆矣。
夫人无论贤愚贵贱,未有不望子弟之成,而忧子弟之败者,岂知子弟成败之根苗,即伏于蒙馆。蒙师得其人,则子弟有上达之基;蒙师非其人,则子弟受终身之害。而世顾以蒙师为无足轻重也,不亦谬乎!



  • 破窯賦
作者:呂蒙正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馬有千里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蓋聞: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文章蓋世,孔子困厄於陳邦;武略超群,太公釣於渭水。顏淵命短,殊非凶惡之徒;盜蹠年長,豈是善良之輩。堯帝明聖,卻生不肖之兒;瞽叟愚頑,反生大孝之子。張良原是布衣,蕭何稱謂縣吏。晏子身無五尺,封為齊國宰相;孔明居臥草廬,能作蜀漢軍師。楚王雖雄,難免烏江自刎;漢王雖弱,竟有萬里江山。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無封;馮唐有乘龍之才,一生不遇。韓信未遇之時,無一日三餐,及至運行,腰懸三尺玉印,一旦時衰,死於陰人之手。
有先貧而後富,有老壯而少衰。滿腹文章,白髮竟然不中;才疏學淺,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宮娥,運退反為妓妾;風流妓女,時來配作夫人。青春美女,卻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醜之婦。蛟龍未遇,潛水於魚鱉之間;君子失時,拱手於小人之下。衣服雖破,常存儀禮之容;面帶懮愁,每抱懷安之量。時遭不遇,只宜安貧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揚眉吐氣。初貧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脫貧寒肌體。
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生;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註福註祿,命裡已安排定,富貴誰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豈能為卿為相?
吾昔寓居洛陽,朝求僧餐,暮宿破窯,思衣不可遮其體,思食不可濟其饑,上人憎,下人厭,人道我賤,非我不棄也。今居朝堂,官至極品,位置三公,身雖鞠躬於一人之下,而列職於千萬人之上,有撻百僚之杖,有斬鄙吝之劍,思衣而有羅錦千箱,思食而有珍饈百味,出則壯士執鞭,入則佳人捧觴,上人寵,下人擁。人道我貴,非我之能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聽由天地循環,周而復始焉。





    • 《再別康橋》/徐志摩
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樹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 《鄉愁》余光中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啊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 《獨語》覃子豪
我向海洋說:我懷念你,海洋應我,以柔和的潮聲。
我向森林說:我懷念你,森林回我,以悅耳的鳥鳴。
我向星空說:我懷念你,星空應我,以靜夜的幽聲。
我向山谷說:我懷念你,山谷回我,以溪水的淙鳴。
我向你傾吐思念,你如石像,沉默不應。
如果沉默是你的悲抑,你知道這悲抑,最傷我心。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它們有時如飄在天空的雲,有時像下在地上的雨,
有時讓我感覺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有時讓我覺得與一個人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 戴望舒《雨巷》(讀出丁香的味道)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著冷漠、淒清,又惆悵。




  • 印地安〈納瓦荷的巫醫〉
  • 納瓦荷的巫醫曾經這麼說:
「記住你眼前所見,把目光停在一處,記住它的樣子。
在下雪時觀察它,在青草初長時觀察它,在下雨時觀察它。
你得去感覺它,記住它的氣味,來回走動探索山岩的觸感。
如此一來,這地方便永遠伴隨你。
當你遠走他鄉,你可以呼喚它,當你需要它時,它就在那兒,在你的心中。」。
上文參見:李偉文:《教養可以這麼浪漫》,頁115,台北市,野人出版社,2008-01-02。from:access on Dec 1,2017。





  • 「芍藥花」(郭瑞):
靜靜的我佇立在籬旁,你綻放出美麗的微笑;我無言,但心中充滿了妳美妙的歌聲,無始亦無終,深深地我對妳鞠躬。
出處:一行禪師:《阿彌陀經禪解》,頁68。





  •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曾說:
「我希望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的深刻,我希望汲取生命中所有精華。以免讓我在生命終結時,卻發現自己從未活過。」





  • 〈歸復自然〉
  • 萬法齊觀 歸復自然
了了見無一物。天地一指。萬物一馬。懷六合於胸中而靈鑑有餘。鑑萬象於方寸而其神常?。不動纖毫一時成現。孤明獨照歷劫坦然。返本還源歸根復命。到這裏方合自然天真之道。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71 冊 No. 1426 真歇清了禪師語錄)





  • 〈青春〉(原文 作者:Samuel Ullman 鄔爾曼),(中譯:陳之藩)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時光,青春是心情的一種狀況。
青春不是柔美的膝,朱紅的唇,粉嫩的面龐。
青春是鮮明的情感,豐富的想像,向上的願望,像泉水一樣的清冽激揚。
青春是勇敢戰勝了怯懦,冒險代替了苟安,
這種心情在二十歲所有的,常不如五十之中年。
歲月並不能使人老邁,使人老邁的是捨棄了理想與信念。
無情的日月可以使皮膚鬆弛下來,而使靈魂頹唐的,卻只有熱情上的認敗。」
疑慮與困惑,恐懼與絕望,失去了自信與對未來的想像,才真正是日月循環的折磨,
壓低了頭,壓彎了背,把精神帶上死亡。
不論是七十,或是十七,每個人都有些對世間的好奇。
天上的星光,無限神秘,哲人的思維,別開天地。
四面圍來的挑戰,古今堆起的難題,使人像孩子一樣追問、探索。
像孩子一樣的捕藏,捉迷,像孩子一樣的,在遊戲中,帶來狂喜。
你的信仰象徵著你的年輕,你的疑慮表現了你的齒增,
你的希冀描繪出你的茁壯,你的絕望刻劃出你的頹齡。
在你心中有一座電台,大地上幽美的、勇敢的、有力的聲音從八方播來。
只要你收聽這些青春的消息,那麼你的青春即是存在。
當電台的天線一旦塌壞,譏諷的冰與悲觀的雪,在你心靈上層層覆蓋。
那麼你的青春已逝去,你的年齡確已老邁。
上文參見:王壽來:《生命的支點~別不相信一句話能改變人生》,頁212,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2016年7月。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it is a state of mind.
It is not a matter of red cheeks, red lips and supple knees.
It is a temper of the will; 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 a vigor of the emotions;
it is a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s of life.
Youth means a tempermental predominance of courage over timidity,
of the appetite for adventure over a life of ease.
This often exists in a man of fifty, more than in a boy of twenty.
Nobody grows old by merely living a number of years;
people grow old by deserting their ideals.
Years may wrinkle the skin, but to give up enthusiasm wrinkles the soul.
Worry, doubt, self-distrust, fear and despair—
these are the long, long years that bow the head and turn the growing spirit back to dust.
Whether seventy or sixteen, there is in every being’s heart a love of wonder;
the sweet amazement at the stars and starlike things and thoughts;
the undaunted challenge of events,
the unfailing childlike appetite for what comes next,
and the joy in the game of life.
You are as young as your faith, as old as your doubt;
as young as your self-confidence, as old as your fear,
as young as your hope, as old as your despair.
In the central place of your heart there is a wireless station.
So long as it receives messages of beauty, hope, cheer, grandeur, courage,
and power from the earth, from men and from the Infinite—so long are you young.
When the wires are all down and the central places of your heart are covered
with the snows of pessimism and the ice of cynicism,
then are you grown old, indeed!





  •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之十八(譯) 文言譯本:
美人當青春,婉麗自銷魂。焉知東風惡,良辰詎待人?
朝日何皋皋,暮色何昏昏。眾芳俱搖落,天意倩誰詢? 我有丹青筆,騰挪似有神。
為君駐顏色,風霜不可侵。丹青亦難久,罔若詩與琴? 延年歌一曲,萬古揚清芬。


白話譯本: 我能否將你比作夏天? 你比夏天更美麗溫婉。 狂風將五月的蓓蕾凋殘, 夏日的勾留何其短暫。
休戀那麗日當空, 轉眼會雲霧迷蒙。 休歎那百花飄零, 催折于無常的天命。
唯有你永恆的夏日常新, 你的美貌亦毫髮無損。 死神也無緣將你幽禁, 你在我永恆的詩中長存。
只要世間尚有人吟誦我的詩篇, 這詩就將不朽,永葆你的芳顏。


  • 英文原文:
William Shakespear Sonnets Sonnet 18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rest in his 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上述該文全文參照自:https://www.heyjuzi.com/etagid124313b0/




  • 英國詩人布萊克 ( William Blake )的名句,
一沙一世界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
一花一天堂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手中握無限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
剎那即永恆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
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此十義,人所同。




李清照《殘花》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
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
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54字,花有17字






精選古文

  • 史上最難背的文言文,共八篇
1.離騷 先秦屈原
2.長恨歌 唐白居易
3.唐.藤王閣序 唐.王勃
4.琵琶行 唐.白居易
5.赤壁賦 宋蘇軾
6.出師表 三國.諸葛亮
7.岳陽樓記 宋范仲淹
8.蜀道難 唐.李白


  • 竹子
宋朝蘇軾說:「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從竹子到竹房子:給所有人的竹構築指南》 /作者: 社團法人臺灣竹會 /出版社: 田園城市
《現代竹結構》,作者: 肖岩/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08/01
《竹管家具製作技術教材》(再版),作者:林秀鳳主編/出版社: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出版日期:2018-09-01
《竹藝竹情在竹山 竹山地區竹開發三百年史》,黃世輝,「竹山鎮公所」


  • 黃岡竹樓記
朝代:宋代作者:王禹偁
原文
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節,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毀,蓁莽荒穢,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遠吞山光,平挹江瀨,幽闃遼夐,不可具狀。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虛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鶴氅衣,戴華陽巾,手執《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慮。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彼齊云、落星,高則高矣;井干、麗譙,華則華矣;止于貯妓女,藏歌舞,非騷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聞竹工云:“竹之為瓦,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歲,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廣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歲除日歲除日,新舊歲之交,即除夕。,有齊安之命;己亥閏三月到郡。四年之間,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處,豈懼竹樓之易朽乎!幸后之人與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樓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記。


  • 竹子定律:
竹子用了4年時間,僅長3cm。從第五年開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瘋狂生長,僅用六周時間,長到15米。前面四年,竹子將根在土壤裡延伸了數百平米。
上述句參見自: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122/1235782.html
另有荷花定律(最後前一天開一半,最後一天開滿)、金禪定律(蟄伏十七年後出土),同也。錢鐘書《管錐編》。





書籍目錄

  • 《歷代精美短文選》伍杰編,學林出版社,2020年5月。
主題簡說
五子之歌
曹劌論戰
子產論政寬猛
召公諫厲王弭謗
禦感妻言而自抑損晏子薦以為大夫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苛政猛於虎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行天下之大道
惠子相梁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曾子教子
智子疑鄰
愚公移山
鄒忌諷齊王納諫
唐雎說信陵君
對楚王問
風賦
諫逐客書
鵬鳥賦
項羽本紀贊
孔子世家贊
諭巴蜀檄
孫叔敖敬慎
誡兄子嚴敦書
封燕然山銘
為兄超上書
刺世疾邪賦
與黃瓊書
論盛孝章書
登樓賦
前出師表
誡子書
典論·論文
與吳質書
與楊德祖書
陳情事表
豪士賦序
魏書·武帝紀評語
蜀書·關張馬黃趙傳評語
八月槎
李寄
蘭亭集序
桃花源記
五柳先生傳
新亭對泣
周處
雪夜訪戴
蕪城賦
與陳伯之書
答謝中書書
與宋元思書
《陶淵明集》序
江水
哀江南賦序
枯樹賦”
滕王閣序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春夜宴諸從弟桃李園序
與韓荊州書
吊古戰場文
馬說
師說
捕蛇者說
童區寄傳
小石城山記
陋室銘
李賀小傳
阿房宮賦
黃岡竹樓記
唐河店嫗傳
嚴先生祠堂記
岳陽樓記
醉翁亭記
秋聲賦
伶官傳序
愛蓮說
諫院題名記
活板
答司馬諫議書
傷仲永
讀孟嘗君傳
辨奸論
放鶴亭記
前赤壁賦
後赤壁賦
六國論
贈黎安二生序
五嶽祠盟記
答張仲傑書
送秦中諸人引
正氣歌
登西台慟哭記
大龍湫記
送東陽馬生序
賣柑者言
深慮論
痤旅文
項脊軒志
滄浪亭記
答茅鹿門知縣書
報劉一丈書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虎丘記
核舟記
游黃山日記(後)
柳敬亭說書
五人墓碑記
獄中上母書
李姬傳
正始
左忠毅公逸事
梅花嶺記
登泰山記
聊齋自志
黃生借書說
《姑妄聽之》前言
自敘
病梅館記
觀巴黎油畫記
記九溪十八澗
與妻書
人間詞話.治學三境界
整理者後記